你的位置:实盘炒股配资平台_在线炒股配资平台_炒股配资正规网站 > 实盘炒股配资平台 > 炒股配资平台排名 活化利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奋进“百千万工程”助力黄埔打造城乡融合标杆区

实盘炒股配资平台

炒股配资平台排名 活化利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奋进“百千万工程”助力黄埔打造城乡融合标杆区

2024-10-15 21:59    点击次数:87

炒股配资平台排名 活化利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奋进“百千万工程”助力黄埔打造城乡融合标杆区

基于这一逻辑,今天简单复盘一下炒股配资平台排名,聊聊对市场最新的看法。

通过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文|涂敏燕(黄埔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专门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明确要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州黄埔区将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双标杆区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总目标,坚持城镇为核,争当城乡融合发展典范。

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优秀经验来看,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文化”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要实现乡村振兴的愿景,除了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改革外,文化的角色也显得至关重要。乡土文化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通过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黄埔区作为产业大区,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从目前黄埔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新龙镇和四个典型村的规划来看,黄埔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问题。比如新龙镇典型镇建设规划(2023—2025年)要求打造人文新龙、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并具体提出了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等措施;大坦村村庄规划也提出了发展客家文旅等措施;麦村村的村庄规划将提升文化吸引力作为重要目标,同样提出打造客家文旅等具体举措,等。但黄埔区目前文化的保护利用及开发的力度与打造城乡融合标杆区、推动“百千万工程”、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需加大对“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挖掘、继承、创新力度。

活化利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重大意义

在《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对路网边、水岸边、街巷边等区域进行洁化、绿化、美化、文化”,“改造提升旧民居、旧街巷,突出岭南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塑造广府、客家、潮汕及少数民族等别具风格的特色乡村风貌,加强古树名木、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守住乡村文化根脉。” 今年5月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坚持不懈抓铸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至少可以发挥出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涵养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对于风貌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三是可以增加镇村辨识度和吸引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让城市人更多地走进镇村,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也是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重要经验。黄埔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往远了看,这里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南海神庙、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一茶岭遗址,岭南建筑的瑰宝玉岩书院、横沙书香街、深井古民居、莲塘古村等;往近了看,这里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有中国“将帅摇篮”之称的黄埔军校旧址、东江纵队增从番独立大队队部旧址等。2023年,黄埔区有文物保护单位8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位,其中省级1位。截至2022年,黄埔区有2个中国传统村落(含1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和9个广州市传统村落。这些文化资源,是黄埔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黄埔区的实践同样证明,“文化”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角色。黄埔区依托精品村和美丽圩镇建设基础串点成带,提升建设“莲塘·越色”“迳下·静美”“麦村·都市田园”等一批特色精品村,引导农文旅融合,打造广州研学休闲的“网红村”,初步尝到了以“文化”撬动乡村发展的“甜头”。

比如,长岭街道黄麻社区人文资源丰富,客家文化、醒狮文化代代传承。近年来,在大力开发建设广东省内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的同时,黄麻社区一方面结合“四大会”黄麻客家传统节日等,打造春日踏青、民俗体验、乡村音乐节等有节点特色的游览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搭台”、村企“唱戏”,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开展乡贤座谈交流、村规民约解读、客家文化体验、民俗文艺汇演等活动,推动传承发展黄麻在地性优质传统文化的同时,向村民广泛宣介企业开发建设的休闲文旅项目,通过叙乡情打破隔阂、共商合作共享机遇。目前,步道已形成区域大IP,每周末为黄麻带来近万名游客。截至2023年,村社集体经济稳定增长700万元/年,村民总收入增长约200万元/年。

再比如,龙湖街道迳下村以“文旅融合共创、城乡融合发展”典范为总体定位,建设黄埔区首个在村域范围内的具有国际范的山水田园3A景区——广州迳下乡村旅游景区,成为黄埔区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典型。迳下村利用红色文化、生态环境和科技农业等资源,以深化乡村农文旅融合为抓手,开发文旅体验路线,打造“文旅+农业”等多元融合模式,近年来累计举办了200场文旅活动,景区总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

活化利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助力黄埔区“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建议

要聚力打造核心文化品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广州共有95家A级景区,黄埔仅有6家,其中农文旅领域的一家都没有。2024年,黄埔区新增了广州迳下乡村旅游景区这一家乡村主题的A级景区,但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新龙镇除了广州市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仍然没有一家农文旅领域的A级景区。从新龙镇的建设实践来看,新龙镇拥有十数个文化设施,涵盖洋田村佛子庄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貔貅舞、客家山歌等非遗文化,以及乡村音乐节、 农耕丰收节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特别有辨识度的主打产品。相比之下,增城的1978电影小镇,从化的宝趣玫瑰世界、溪头旅游村,花都的梯面红山村等都以极具特色的游客体验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从市外经验来看,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是我党早期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阮啸仙的故里,不仅具有优越的红色资源,同时属于东江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景区—“东江画廊”的区域范围,湿地生态风景优美,还是“中国传统村落”,拥有14栋各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古民居。下屯村将最重要的人力财力资源放在不断挖掘弘扬阮啸仙事迹,持之以恒打造了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建设啸仙故里博物馆、啸仙故里党群教育服务中心,成立啸仙故里文旅公司等,编制了《阮啸仙的故事》《阮啸仙画传》《义合镇情》等书籍,拍摄红色电影《阮啸仙》,不断提升“啸仙故里”品牌知名度,打造出一条红色文旅产业链,实现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推动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下屯村成功创建了国家级3A级景区,并成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相关经验得到省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认可。

黄埔区同样是一个兼具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态资源的地区,在利用文化资源、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尤其是在典型镇、典型村打造过程中,建议挖掘梳理各地文化资源,树立核心文化品牌,集中人财物进行培育、宣传,增加辨识度,提升吸引力。

要充分利用黄埔区科技和产业优势,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要途径。所谓文化创意产品,指依靠创作人的智慧与创意、借助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是一种文化创新成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持续探索非遗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黄埔区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大区。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广州36.7%。但也要看到,黄埔区的工业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目前面临着不少困境,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1%,,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正受到社会越发强烈的关注,国内很多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广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149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2000亿元,近5年年均增达11%,占全市GDP比重超过6%。但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先进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相比,广州仍有不少差距。在广州市内,文化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白云、海珠、番禺、天河等区。与同为经济大区的天河区比,黄埔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充分利用好黄埔区强大的产业实力,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走进村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拥有超过4万家民营中小企业,这是黄埔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优势。建议全区一盘棋,鼓励文创企业、社会资本走进乡村,积极利用黄埔村镇优越的文化资源,培育打造新的市场业态和消费场景。从推动城脉、文脉、商脉融合创新发展的高度,集中资源培育打造一批文化跨界融合标志性重点产业项目、地标性文商旅综合体等。

把握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在村镇打造文创产业生态圈。用地紧张、产业布局散乱是长期以来制约广州及黄埔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为破解部分地区存在的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四化”问题,广东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正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黄埔区同样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典型镇新龙镇等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治单元,在典型村迳下村、大坦村、麦村等开展村级全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盘活存量资源,重点盘活废旧工厂、传统村落等资源,将闲置场所转化为创新创意办公空间及相关办公产业链,探索建设艺术家村落等空间,吸引一批有实力的文创设计企业、艺术家工作室进驻,形成文创产业生态圈,用产业的力量让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

激发好当地村民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建议由相关部门开展“客家文创”比赛,致力于通过比赛评选出人民群众喜爱的、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创产品,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在推动文化创新的同时,为黄埔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要推动文化“引进来”“走出去”。从新龙镇典型镇建设规划(2023—2025年)及4个典型村(迳下村、麦村村、大坦村、莲塘村)的最新村庄规划来看,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基本都是围绕着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来展开,比如客家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改造等。建议可以利用黄埔区乃至广州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着眼于“增量”文化资源,加大力度推动文化“引进来”“走出去”。

一方面,推动文化“引进来”,就是要吸引广州乃至大湾区文化资源进入黄埔村镇。比如梅州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充分利用自己的客家人文特色,主动引进各地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学院写生团以及中国画、油画名家入住北塘写生采风,还成立了梅州首个乡村书画院——北塘书画院,吸引了一批批慕名前来的艺术家和游客。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南地区文化中心,黄埔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也是广州中心六区中少有的兼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文化、农耕文化的地区,把广州乃至大湾区各知名文化单位的资源引进来,参考北塘模式集中力量在新龙镇等地打造一个或数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基地,可以在增加当地文化色彩的同时带动镇村发展,还可以为黄埔区吸引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增添优势。人才是第一资源,黄埔区应加大力度引进文化艺术人才,以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着重吸引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艺术人才落户黄埔、走进黄埔村镇,挖掘黄埔优秀乡土文化。

另一方面,“走出去”就是要强化宣传推广。当前,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在发展农文旅方面百花齐放,仅广州与农文旅相关的A级景区就超过20个,临近的清远、江门、中山等地的农文旅项目都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内卷”严重、消费降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0.6%)的背景下,农文旅项目没有传播力就谈不上发展。建议强化与媒体及各大宣传平台的合作,积极培育村镇宣传人才,强化对黄埔文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当前“全民短视频”的时代,要高度重视短视频领域的宣传,以活泼生动形象的方式充分展现黄埔优秀乡土文化的魅力。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